
前不久,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出炉,与台当局走得过分靠近的立陶宛,本以为现在正是带领欧盟与中国搞对抗的好时机,结果惨遭欧盟打脸了。
近日,欧盟突然宣布,因为“技术原因”,欧盟已经暂停向世贸组织(WTO)提告“中国经济胁迫立陶宛”,为欧盟与中国从2022年1月份开始的此项纷争按下了暂停键。如果1年内不再重启诉讼,“暂停”便会变成“终止”,这件事情就算翻篇了。
自从2019年开始,立陶宛与中国双边关系急转直下,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当局设立“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”之后,中国和立陶宛外交关系走向冰封,外交都如此,经济关系自然也没能好到哪里去。
立陶宛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,欧盟现在却不愿意给立陶宛做主了,这个事情其实也谈不上多么意外,中欧之间合作远大于对抗,立陶宛不过是从“棋子”变成了“弃子”。
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立陶宛共计出口1.34亿美元商品给中国,立陶宛商品在中国的存在感极低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与此同时,2023年全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是5.51万亿元,若是为了立陶宛那点零头,坚持与中国搞对抗,欧盟只能说得不偿失。
欧盟宣布因为“技术原因”暂停向世贸组织(WTO)提告“中国经济胁迫立陶宛”,但是话说回来,这些只不过是欧盟自己的说法。讲道理,中国压根就没有经济胁迫立陶宛,按照官方的说法,中国企业有权力对卖家进行选择,反华国家的商品被拒,这是正常采购现象。
过去几年当中,持有反华立场的立陶宛,由于遭受了一定经济损失,立陶宛内部也为此吵得不可开交,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,总有一部分政客,永远都把个人利益放在国际利益之上,这也使得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,至今都没有恢复正常。
现在看来,不仅很多中国人觉得立陶宛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,欧盟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,欧盟也觉得立陶宛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。立陶宛这种小角色,想要充大哥,被中国全方面吊着打,只能用活该来形容,欧盟和重要以大局为重,立陶宛这口气咽不下去也得咽下去。
立陶宛的苦日子还长着了,没有欧盟撑腰,啥也不是。
